對華加征關稅越持久 美國越受傷2022-03-04 14:41瀏覽數(shù):7次
最新數(shù)據顯示,美國1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shù)(CPI)同比上漲7.5%,創(chuàng)下1982年2月以來40年新高。即便是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美國1月核心CPI同比上漲6%,為自1982年8月以來同比最大漲幅。美國分析人士認為,拜登政府的對華貿易政策“缺乏戰(zhàn)略性”,對華加征關稅對美國經濟造成巨大負面影響。通脹創(chuàng)新高是結束與中國之間貿易爭端的最新理由。 取消對華加征關稅呼聲漸高 近來,在美國國內,要求取消對華加征關稅的呼聲越來越高。美國《國會山》日報網站近日發(fā)表題為《特朗普對華關稅措施持續(xù)越久,美國所受傷害就越大》的文章指出,結束與中國之間貿易戰(zhàn)的理由不斷增多。通脹是最新例證:美國企業(yè)和消費者而非中國出口商正在承受特朗普時代關稅措施的代價。這種代價表現(xiàn)為中國制造的零部件和產品價格上漲。 有來自美國政壇的聲音。1月底,美國國會眾議院民主、共和兩黨140余名議員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致聯(lián)名信,呼吁擴大對中國輸美商品的加征關稅豁免范圍,以幫助美國企業(yè)從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供應鏈中斷等風險中復蘇。美國國會眾議員在聯(lián)名信中說,依據“301條款”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對美國制造業(yè)、農業(yè)、漁業(yè)、零售業(yè)、能源、技術和服務業(yè)企業(yè)造成了廣泛影響,對消化關稅成本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yè)打擊尤為嚴重。同時,“301條款”提高了一系列中國輸美消費品價格,損害了美國家庭和消費者利益。 有來自美國商界的聲音。2月底,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克雷格·艾倫表示,美中雙方應盡快解決關稅問題,這對雙方都有好處。他說,美中貿易爭端對美國的就業(yè)產生了巨大影響。疫情發(fā)生前,美國大約有20多萬個就業(yè)崗位因加征高額關稅而流失。美國企業(yè)相對于其他國家企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也因高關稅而受損。如果關稅稅率下降,至少可以給美國帶來14萬多個就業(yè)崗位。早在去年,代表160多家行業(yè)協(xié)會的美國人支持自由貿易組織就幾次發(fā)表聲明,呼吁美國國會通過立法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關稅豁免程序廣泛應用于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并對已過期的關稅豁免提供追溯效力。2021年8月5日,美國大約30個有影響力的商業(yè)團體呼吁拜登政府開啟削減對中國商品整體關稅程序,為部分企業(yè)給予加征關稅豁免。 也有來自美國媒體的聲音。例如,美國《巴倫周刊》近期報道,拜登政府應該摒棄特朗普破壞性的關稅政策,制定明確的議程來修復對華貿易關系,必須結束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征稅,重新簽約。 對華貿易政策“一敗涂地” “中國出口貿易的最大特點是能夠為進口國的消費者提供價廉物美的商品,即消費者剩余和經濟福利。美國自己也承認,對華加征關稅后,超過90%的代價由美國民眾和企業(yè)承擔。因此,美國內部出現(xiàn)了很多要求取消對華加征關稅的聲音?!敝袊鴩H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要求取消對華加征關稅的強烈呼聲背后是受傷的美國經濟和美國老百姓。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指出,拜登上任第一年保留了前任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征收3500億美元的關稅政策。這些關稅由美國進口商支付,有的已經執(zhí)行了近4年時間。美國商界苦于應對通脹和供應鏈中斷等問題,敦促政府取消這些關稅。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表示,2018年以來,美國進口商為負擔這部分關稅成本已支付了近1230億美元。 美國《巴倫周刊》近期報道指出,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對中國發(fā)動的貿易戰(zhàn)其實徒勞無益,適得其反。例如:為了抵消征收關稅帶來的損失,美國公司不得不提高國內商品價格,實際上受到傷害的是美國消費者。 據《紐約時報》報道,穆迪分析公司調查顯示,美國對華加征關稅的超90%都由美國企業(yè)和家庭承擔。更重要的是,限制自華進口還帶來更多負面效應,讓美國失去大量就業(yè)崗位并導致通脹飆升。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shù)和生產者價格指數(shù)雙雙大幅攀升,前者更是在1月份創(chuàng)下1982年以來最大增幅。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去年的一份報告分析,若華盛頓繼續(xù)努力脫離中國市場,美國將可能面臨未來5年內實際GDP損失1.6萬億美元,并導致2025年可能減少32萬個工作崗位…… 對華加征關稅,美國付出了巨大代價。然而,美國期待的結果卻并未出現(xiàn)?!叭ツ辏袊浳镔Q易進出口規(guī)模再創(chuàng)新高,以人民幣計算,總值為39.1萬億元,比2020年增長21.4%;以美元計算,總值達到6.05萬億美元,較2020年增長30.0%。其中,中國對美貿易增長很快,順差非常大。這似乎形成了一種悖論:美國對中國越打壓,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就越大,美國就越離不開中國商品和服務。”張燕生說。 美國商務部最新數(shù)據顯示,2021年美國對華商品貿易逆差達到3553億美元,僅低于2018年的4182億美元。一些媒體報道和分析文章稱,美國對華貿易政策“一敗涂地”。 “價值觀外交”禍害不淺 隨著通脹上升和供應鏈持續(xù)中斷,美國商界要求拜登政府取消關稅的壓力不斷增大。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執(zhí)政一年來,拜登政府的對華貿易政策遭到諸多批評。美國產業(yè)界和專家批評其對華貿易政策“缺乏戰(zhàn)略性”。美國之音電臺網站報道指出,在美國經濟出現(xiàn)幾十年來最高通脹率的時候,如果提高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將加劇通脹且不利于經濟復蘇。彭博新聞社報道稱,拜登政府的一些官員私下承認,特朗普政府時期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對美國企業(yè)和家庭造成的傷害比對中國出口商造成的傷害更大,而且關稅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失去了杠桿作用。 然而,面對批評,拜登政府選擇了“甩鍋”。今年1月15日,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xié)議生效滿兩年。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總統(tǒng)拜登表示,鑒于“中國沒有達到該協(xié)議定下的目標”,就取消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做出承諾還為時過早。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稱,她的團隊“正與中國進行積極交涉和磋商”,如果磋商失敗,拜登政府將考慮發(fā)起一系列懲罰選項,包括重啟對華貿易調查、可能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 “美國挑起對華貿易爭端未能達到預期目的,拜登政府就開始‘找茬’,拿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xié)議說事兒。雖然美國部分國會議員和工商界強烈要求取消對華加征關稅,但是美國政客和極端反華分子仍然認為,美國應該通過談判置換出更多好處。歸根結底,拜登政府的這種選擇源于其所謂‘價值觀外交’。在這種‘價值觀外交’的指導下,中國新疆的棉花也好、番茄也好、光伏也好,都帶有了‘價值觀’色彩?!睆堁嗌f,“所以,哪怕美國政府明知自己在貿易戰(zhàn)中吃了虧,也不愿讓步。簡言之,‘價值觀外交’‘價值觀貿易’‘價值觀供應鏈’等目前仍然占據上風?!?/span> 美國之音電臺網站報道引用分析人士的觀點指出,2022年的中美貿易格局很有可能維持現(xiàn)狀。不過,美國工商界的努力還在繼續(xù)。美國商會執(zhí)行副總裁兼國際事務負責人邁倫·布賴恩特表示:“關稅增加了美國制造商、企業(yè)和家庭的通脹壓力,我們希望政府能夠以更加堅定的關稅排除程序做出回應,我們將通過行政行動繼續(xù)為此施壓?!?/span>
免責聲明:Gesse蓋錫咨詢力求提供的信息準確、信息所述內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其是否需要進行必要變更。Gesse蓋錫咨詢提供的信息僅供客戶決策參考,并不構成對客戶決策的直接建議,客戶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客戶做出的任何決策與Gessey蓋錫咨詢無關。本報告版權歸Gessey蓋錫咨詢所有,為非公開資料,僅供Gessey蓋錫咨詢客戶自身使用;本文為Gessey蓋錫咨詢編輯,如需使用,請聯(lián)系news@gessey.com申請授權,未經Gessey蓋錫咨詢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傳播、發(fā)布、復制本報告。Gessey蓋錫咨詢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報告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