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投入1.25億美元在化石氣發(fā)電廠共燃5%氫氣2023-11-15 16:44瀏覽數(shù):173次
據(jù)當?shù)貓蠹垺杜_北時報》報道,中國臺灣省為新塔電廠的氫共燃示范項目編列了兩年40.61億新臺幣(1.256億美元)的預算。 目前已簽約的公用事業(yè)公司臺灣電力公司(taiwan power)于今年2月開始了試點項目的建設工作。該項目最初將在電廠五臺442MW燃氣機組中的一臺使用西門子能源公司(Siemens Energy)燃氣輪機,將5%的氫氣混合到化石氣供應中。 今年2月,該公司表示,該設備將于2023年底投入使用,并從2024年開始混合氫氣。 雖然臺灣電力也表示,混合燃料的比例可能會增加到15%,但它沒有透露該項目在其生命周期內(nèi)需要多少氫氣,也沒有透露將如何獲取氫氣。 然而,據(jù)報道,行政部門設定的目標是,到2050年,其發(fā)電量的9-12%將來自氫氣,據(jù)估計,這將需要每年435萬噸氫氣,其中325萬噸必須進口。 臺灣省目前的能源供應以煤炭和天然氣進口為主,分別占進口總量的43.6%和38.9%,可再生能源僅占8.7%。 雖然政府正在想方設法發(fā)展可再生能源,包括自2010年代以來大力推動海上風電,但它仍然受到陸上生產(chǎn)和儲存的可用土地的限制。 因此,據(jù)報道,臺灣省已與日本跨國公司川崎重工(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簽訂了合同,由川崎重工在今年年底之前提供在臺灣最大的港口高雄建設液氫接收站的可行性研究。 川崎重工是首艘液態(tài)氫(LH2)運輸船“Suiso Frontier”的合作伙伴之一,并參與了將澳大利亞煤炭提煉的氫氣運往日本的相關試驗。 LH2通常被認為是一種低效的向海外輸送氫氣的方法,因為與氨相比,LH2的體積能量密度較低,它必須保持在極低的溫度下,并且需要管理“沸騰”,即儲罐內(nèi)熱點產(chǎn)生的氣態(tài)氫,這可能會使壓力超過安全水平。 然而,臺灣電力公司也在研究將氨氣與煤直接共燃,臺灣最大的液態(tài)氨供應商臺灣肥料有限公司(TFC)計劃在其臺中工廠的現(xiàn)有4萬噸儲氣罐基礎上,再增加兩個儲氣罐,以實現(xiàn)12萬噸的年發(fā)貨量。 TFC擁有沙特阿拉伯朱拜勒化肥公司50%的股份,計劃從該公司獲得清潔氨供應。 朱拜勒化肥由沙特化工公司Sabic共同擁有,該公司于6月向其臺灣合作伙伴發(fā)送了首批5000船藍氨。
免責聲明:Gesse蓋錫咨詢力求提供的信息準確、信息所述內(nèi)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其是否需要進行必要變更。Gesse蓋錫咨詢提供的信息僅供客戶決策參考,并不構成對客戶決策的直接建議,客戶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客戶做出的任何決策與Gessey蓋錫咨詢無關。本報告版權歸Gessey蓋錫咨詢所有,為非公開資料,僅供Gessey蓋錫咨詢客戶自身使用;本文為Gessey蓋錫咨詢編輯,如需使用,請聯(lián)系news@gessey.com申請授權,未經(jīng)Gessey蓋錫咨詢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傳播、發(fā)布、復制本報告。Gessey蓋錫咨詢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報告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