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電池商業(yè)化進程加速什么是鈣鈦礦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利用鈣鈦礦型的有機金屬鹵化物半導體(具有ABX3的化學通式)作為吸光材料的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結構的化學通式為ABX3,其中A位一般為原子半徑較小的陽離子(如Cs+、MA+、FA+等),B位為原子半徑較大的過渡金屬離子(如Sn2+、Pb2+等),X為鹵素陰離子(I-、Br-、Cl-等)。鈣鈦礦材料擁有優(yōu)越的電荷傳輸性質、長載流子擴散距離、全光譜吸收和高吸光系數(shù),因而可以有效吸收太陽光并高效地產(chǎn)生光生載流子,同時減少在光電轉換過程中的能量損失,是較為理想的光電材料。 鈣鈦礦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發(fā)展前景廣闊 從1954年光伏電池誕生世界第一塊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技術迭代已經(jīng)走過三代: (1)第一代是以晶硅為主的太陽能電池,主要應用場景為集中式光伏電站,目前技術最為成熟,但光電轉化效率已經(jīng)接近上限,提效降本空間較為有限,邊際成本大幅升高; (2)第二代以薄膜太陽能電池為主,典型代表為銅銦鎵硒(CIGS)、碲化鎘(CdTe)太陽能電池,主要應用場景為分布式光伏,實驗室小面積試件光電轉化效率高于晶硅電池,但實際應用中光電轉化效率低于晶硅,且造價較為昂貴; (3)第三代為新型太陽能電池,主要包括:鈣鈦礦電池、染料敏化電池和量子點電池。 第三代鈣鈦礦電池具備第二代薄膜電池效率提升速率快、成本低、材料可設計性強的優(yōu)勢,同時隨著商業(yè)化推進,有望彌補第二代面臨的量產(chǎn)表現(xiàn)與理論優(yōu)勢條件差距大的問題。 轉化效率上限遠高于晶硅電池 學術界通常認為晶硅電池的理論極限為29.4%,技術極限約為27.5%,而當前晶硅太陽能電池實驗室最高效率已經(jīng)達到26.7%,已非常接近其理論效率天花板。打破傳統(tǒng)晶硅轉化效率上限的方式包括新材料與新工藝,鈣鈦礦是具有革命性的新材料,而疊層技術是具有革命性的新工藝,單節(jié)鈣鈦礦效率可達33%,鈣鈦礦/晶硅雙節(jié)鈣鈦礦效率可達45%,三節(jié)鈣鈦礦效率可達45%。 成熟期投資成本、生產(chǎn)成本較晶硅電池均有優(yōu)勢 投資成本方面,由于晶硅太陽能電池需要經(jīng)歷硅料、硅片、電池、組件四個環(huán)節(jié),因此需要四個工廠來生產(chǎn),耗時至少三天,單GW投資成本之和約10億元;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流程可在一個工廠完成,45分鐘即可走完生產(chǎn)流程,成熟期后單GW投資成本只需5億元(當前約為7億元+)。生產(chǎn)成本方面,由于鈣鈦礦材料占成本比例較小,協(xié)鑫光電100MW生產(chǎn)線的組件成本小于1元/W,預計5-10GW級別的量產(chǎn)生產(chǎn)線的組件成本約為0.5-0.6元/W,遠低于晶硅極限生產(chǎn)成本1元/W。
免責聲明:Gesse蓋錫咨詢力求提供的信息準確、信息所述內(nèi)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其是否需要進行必要變更。Gesse蓋錫咨詢提供的信息僅供客戶決策參考,并不構成對客戶決策的直接建議,客戶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客戶做出的任何決策與Gessey蓋錫咨詢無關。本報告版權歸Gessey蓋錫咨詢所有,為非公開資料,僅供Gessey蓋錫咨詢客戶自身使用;本文為Gessey蓋錫咨詢編輯,如需使用,請聯(lián)系news@gessey.com申請授權,未經(jīng)Gessey蓋錫咨詢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傳播、發(fā)布、復制本報告。Gessey蓋錫咨詢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報告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